蛋黄酥吃了拉肚子(蛋黄酥吃完肚子不舒服)

淘菜谱 2023-01-10 21:43 编辑:admin 203阅读

1. 蛋黄酥吃完肚子不舒服

1、油皮的筋性和延展性都没有达到要求

蛋黄酥的酥皮分为两部分:油皮和油酥。油皮在外,包裹住油酥,就必须保证油皮有足够的延展性,才能在擀开的时候不至于破口。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静置好几次、不能一次做完的原因。成团之后的静置,是要给时间让面筋蛋白慢慢成长,之后两次擀卷之前都需要静置,是为了让面团松弛,筋性太强会不容易擀开,也很容易造成破酥。

解决办法:每次的静置一定要够时间,油皮成团后静置30分钟,第一次擀卷之后静置15分钟,第二次擀卷之后静置30分钟然后再开始包馅。最后包好馅料,还需要再静置15分钟。

2、酥皮面团太干

油皮很容易在空气中失去水分,太干导致油皮开裂,延展性不够,从而破酥。

有两个原因导致面团太干:第一,油皮制作的时候添加的水量就不够。第二,在制作过程中暴露于空气中变得干燥。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添加水量不够:由于每种面粉的吸水性都不太一样,所以配方给到的水量只是一个参考,还要根据面粉吸水情况和空气湿度来进行微调。最后得到的面团应该是软软的、但是又不粘手的状态。(大家都知道在制作面包的时候,如果面团的含水量低,是很难起膜的,这也是一个道理,必须保证面团含水量足够)

制作过程中变得干燥:是由于没有覆盖保鲜膜所致。

解决办法:一、水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二、制作过程中确保一个一个的拿出来操作擀开,其余的要用保鲜膜盖好,操作完一个要将其放回保鲜膜里。

3、油皮和油酥的软硬程度差别太大

油皮和油酥的软硬度最好能保持大致一样,才能更容易擀开。由于油酥部分只有猪油+低粉这两种材料,所以油酥的软硬度跟温度的相关性非常大。

解决办法:如果环境温度高,油酥会变得很软,包酥也会变得困难,此时需要将油酥放入冰箱冷藏一会。如果环境温度过低或者是在冰箱放置了过长的时间,油酥就会变得太硬,此时擀开也会不太容易,需要用手再多揉一揉油酥。

4、擀制的太薄

当然,每一次的擀卷,擀的越薄,卷起之后的层次会更多,但是就越容易破裂。所以大家要掌握好这个“度”,不能一味的擀开擀薄,如果擀太薄导致破酥,也是得不偿失。

解决办法:卷的时候卷3圈到3圈半足矣,不要贪图层数多擀太薄。且需要擀制均匀。

2. 吃完蛋黄酥胃不舒服

良品铺子的蛋黄酥个人体验感受:

1. 原味蛋黄酥-相比轩妈蛋黄酥,蛋黄味稍重,但是可以接受。外皮稍厚,稍硬一些。总体来说还算不错。

2. 芝士豆乳留心蛋黄酥 强推,价格实惠, 好吃。外皮稍厚,但是比其它两种口味的酥软。里面有流心+豆乳,甜而不腻。

3. 芋泥流心蛋黄酥 外皮比其他两种口味更硬一些,中间芋泥有点噎,饱腹感强。但是甜而不腻。

3. 吃完蛋黄酥拉肚子

蛋黄酥的热量(以100克可食部分计)是386大卡(1615千焦),在同类食物中单位热量较高。蛋黄酥面对这样的美味如果不吃,简直是太暴殄天物了,但是胖子们这时就会担心了,吃蛋黄酥会胖吗?因为蛋黄酥的热量很高,所以是会长胖的,想减肥的人们要控制自己的嘴吧,这样才能达到你想要的身材,为了美,值了。

4. 吃了蛋黄酥肚子非常疼

并不是糕点中放反式脂肪酸 ,而是因为凡是松软香甜,口味独特的含油(植物奶油、人造黄油等)食品,都含有反式脂肪酸。原因是,用植物油催化加氢制取脂肪时,反式脂肪酸也同时生成了。

一般来说,口感很香、脆、滑的多油食物就可能使用了部分氢化植物油,富含氢化植物油的食品就可能有反式脂肪酸。如饼干、巧克力派、蛋黄派、布丁蛋糕、糖果、冰淇淋等等。

还有速食店和西式快餐店的食物也常常使用氢化油脂。

现制现售的奶茶尤其要注意,因为它“乳化”“滑润”的状态特性需要氢化植物油。

为增加货架期和产品稳定性而添加氢化油的产品中都可以发现反式脂肪酸

5. 蛋黄酥吃完肚子不舒服怎么回事

不影响口感。

破酥混酥后果就是吃起来口感不酥脆。起酥后的蛋黄酥层层叠叠有层次感,而蛋黄酥破酥混酥后吃起来就没有层次感。包酥是重要手法,制作蛋黄酥的时候时常也会遇到“破酥漏酥”等情况,这些情况出现就容易让蛋黄酥烘烤出来层次感不强,成品不美观,口感没有那么酥脆可口。

一般来说,蛋黄酥的面擀卷越长,卷的圈数越长,蛋黄酥的层次感越强。但是随之带来的问题是,擀卷长了,面皮就薄了,即便在擀卷时勉强不破皮,后续包馅、烘烤时也容易出现破皮、破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