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参性味归经
食物性味并没有归经这一说,很多都是以讹传讹,好多都是错误的常识。
在中医看来食物确实可以起到调养身体作用,但是并没有具体的归经一说,因为食物并不是药材。
如果非要要记住食物养生知识,你可以将食物进行归类,比如中医认为天上飞的食材一般属于阳温类,因为它靠近太阳,比如鸽子,体寒的人尤其适合吃。
地上跑的则属于平和类食材,比如鸡肉,猪肉,偏平和。
那么水里游的则属于寒凉类食材,比如各种海鲜,河鲜,他们长期在阴寒的水里生存,所以偏寒凉,常常热症之人可以食之。
其他蔬菜也是以此类推,长在顶端的是温性,长到土里的就是凉性的,中间茎杆则属于温和的
2. 党参性味归经
我这里有两个版本介绍性味归经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除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之外,还有一部分性质平和,称之为平性的药物。由于平性药物的作用没有寒凉药或温热药来得显著,所以在实际上虽有寒、热、温、凉、平五气,而在习惯上仍叫做四气。平性的药物,因为它作用缓和,一般说来,不论是寒性的或热性的病症,都可配合应用。 味,就是药物的滋味。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 辛,就是辛辣(如生姜)或辛凉(如薄荷、冰片)的滋味,能发散、能解气。一般发汗的药物和解气的药物,大都有辛味。 甘,就是甜的滋味,有缓和、滋补等作用。一般能调和药性的药物及滋补性的药物,大都有甘味。 酸,有收敛作用。一般能够止汗、止泻等的药物,大都带有酸味。 苦,有泻火(就是指清火作用很大的意思)、清热、燥湿(指苦味燥性的药物,能化去湿气)、通泄等作用。一部分清热药和泻下药,多有苦味。 咸,有泻下、软坚(能消散软化坚硬的结块)等作用。一般能消散结块的药物和一部分泻下通便的药物多带有咸味。 此外,还有一种淡味。所谓淡味,就是淡而无味。因为淡味的药物没有显著的滋味,所以实际上虽有辛、甘、酸、苦、咸、淡六味,习惯上仍叫做五味 每个药物的治疗作用,对脏腑经络有明显的选择性,所谓归经就是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具体部位。治某经或某几经的病,就归这经或这几经。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统称。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来确立的。因为经络起着沟通人体表里内外的作用,生理上相互协调,发病时也相互影响。所以,表证可以影响到脏腑,里证又可反映到体表。通过系统的归纳分析,四诊合参,确定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通过药物的治疗作用,便可得出归经所在。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但运用归经理论,必须考虑到脏腑经络间的关系。由于脏腑经络在生理上相互关联,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往往不单纯使用某一经的药物。还须注意,勿将中医脏腑经络定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混为一谈。再者,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体效应所在,而不是指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 很多朋友都有一个误区,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或副作用少。实际上这是个相当有害的观点。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了解中药为什么可以治病。中医认为无论是任何食物,都会有自己的性质气味,而食物被人们吃到肚子以后,会依自己的性质气味而补充到各个不同的经络,中医称这为“性味归经”。所谓的中药就是“性味归经”比较明显的食物。中医也就利用药物的不同“性味归经”来治疗疾病的,你找本中药书看看,每样中药都要注明“性味归经”。比如说你便秘了,几天拉不出大便,而且身热冒汗,喜喝水。中医认为你这是胃经出问题了,你可以吃些“大黄”来治疗。大黄,味苦,性寒。入脾、胃、大肠、肝、心包经。你喝下大黄熬成的中药后,中药大黄就会按自己的性味归经疏通你的胃经,然后你会很快地想去上厕所,将多日的大便拉出来,也就治好了你的便秘。 中医认为“五谷皆为药”。怎么理解呢?我们吃的任何食物,包括大米饭,小麦等主食也有自己的性味归经,当然可以用来治疗合适的病变啦。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实际上米、麦等少数食物的性味归经是比较平衡的,可以供人长期食用而不会出问题。你想想看是吗?全世界人民都是吃那么几种食物作为主食的,可见这类食物并不多。如果你天天将人参当饭来吃,我保证要不了多久,你就会“人参中毒”啦。 中医还认为“凡药三分毒”,就是说所有的药物都有自己的性味归经,都会对人产生影响,只有药对证了,对人才是好的,否则就是毒药。比如上面提到的胃经问题引起的便秘,你不去吃大黄,倒去吃人参,那么人参对你来说就是毒药了。我们来看看人参,味甘,微苦,性平。入肺、脾、心、肾经。人参并不治疗胃经的疾病。 现在市面上很多中成药,很多朋友会认为没有副作用而随意服用,而很多完全不懂中医的医生也随意地给患者开中成药。通过上面的分析,大家应该知道中成药也是有适应证的,药不对证绝对是对人体有害的。中药无法像西药那样将所有所谓副作用列出来,但大家要明白,选择中药之前,你得知道你选择的中药或中成药是治疗什么的。选择不对,你吃下去的就是毒药,而不仅仅是副作用。所以说,中成药的滥用也是挺可怕的。 有人喜欢用西药的标准去分析中药或诋毁中药。这是很不客观的,现在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如果只会走这条路,无疑是死路一条。你没有认真去研究性味归经,反而套用西药标准去研究抗病毒,去研究毒副作用,是不是死路一条?曾经看过某名医的医案,对危重病人重用“附子”,用量达300克。我们知道附子有毒,一般用量也就3~10克,用到300克,按西医分析就是毒死人的份量啦。可是患者并未被毒死,而且医好了病,还不留后遗症,这就是中医中药的神奇。 “药对证,大黄也是补药;药不对证,人参也是毒药”。所以说,关于中药的正确理解是,用得好就是好药,用得不好就是毒药。关键是用药的人,而不是中药本身。
3. 人参性味归经功效作用
人参归脾丸的功效是补益气血、养心健脾等;主要治疗气血不足引起的失眠多梦、心慌气短、月经量少、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等。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失眠、功能性消化不良、神经衰弱等疾病;另外需要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和肥腻类的食物。
4. 人参性味归经功效及禁忌
雄黄具有解毒杀虫,燥湿化痰,常用于蛹肿疥疔,蛇虫咬伤,虫积腹痛,痢疾,它的颜色是深红色或者橙红色,味儿辛,性温和。用法是取雄黄照水飞法水飞,晾干。不可以长期服用,儿童和孕妇忌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说它能活血化瘀,治疗头痛眩目。
5. 人参性味归经功效副作用
人参归脾丸是补气健脾的常用方。由人参、黄芪、白术、山药、茯苓、陈皮、木香、砂仁、酸枣仁、远志、当归等具有益气健脾、化湿和胃的中药组成。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和胃止泻之功。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黄等症。
6. 人参性味归经及禁忌
人参的副作用是吃多了让人上火。吃多了,可能导致眼压过高,血压上升,甚至出现严重的皮肤病。人参不可以与葡萄同吃。发热病人不宜食用,可能导致发烧加重。临产及分娩时不提倡服用人参。忌同食含鞣酸的水果,生萝卜,海鲜和茶叶。人参具有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
7. 人参性味归经用量禁忌
就是说这个药主入肺和胃经,也就是说主要对肺和胃的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8. 人参性味归经百食阁
大麦,因麦粒比其它麦都大,所以叫大麦。大麦是有稃大麦和裸大麦的总称。一般有稃大麦称皮大麦,特征是稃壳和籽粒粘连;裸大麦的稃壳和籽粒分离,称裸麦,青藏高原称青稞,长江流域称元麦,华北称米麦。大麦性味:甘咸,凉,入脾、胃二经,功用和胃,宽肠,利水,主治食滞泄泻,小便淋痛,水肿,烫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