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茯苓有哪些功效?

淘菜谱 2023-01-06 04:57 编辑:yyzn 244阅读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但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研究表明,长期不经常接受阳光照耀的人,常常会发生精神抑郁,出现倦怠、乏力、头晕、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
。科学家发现,这些人经常服中药茯苓可增强免疫功能。茯苓内含有一种植物多糖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少见阳光者食茯苓能弥补因接受阳光不足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
茯苓服法,成人每日6~12克,煎水代茶饮服,隔两日1次或每月服10次即可,体弱、老幼者酌减。

茯苓有什么作用

性味:甘、淡,平。


归经: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


功能:利水药;渗湿利尿药。


1、茯苓皮:茯苓菌核的外皮,功能利水肿。


2、赤茯苓:削去外皮后的淡红色部分,功能渗利湿热。


3、白茯苓: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亦称茯苓,切成小方块,功能渗湿健脾。


4、茯神:白茯苓中心抱有细松根者,切成方形薄片,功能宁心安神。


5、茯苓:是健脾多于去湿。


6、云苓皮:是去湿大于健脾。


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宁心安神用朱砂拌。

茯苓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是利水渗湿的药 可利小便 治水肿 治疗脾虚湿盛造成的食少便溏(稀便) 还可宁心安神

茯苓有哪些功效?

健脾、安神、镇静、利尿,也能促进身体免疫能力,被誉为中药「四君八珍」之一。

茯苓都有什么功效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没有负作用。可以适量做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