莜面栲栳栳参考(莜面栲栲栳)

淘菜谱 2023-01-09 07:11 编辑:admin 289阅读

1. 莜面栲栲栳

主料

莜麦面

400克

开水

450克

羊肉

150克

辅料

植物油

1茶匙

1茶匙

生抽

2茶匙

胡椒粉

1/4茶匙

料酒

1茶匙

白糖

1茶匙

陈醋

2汤匙

酱油

2茶匙

香油

2茶匙

大蒜

5克

生姜

5克

香葱

5克

味精

1/4茶匙

洋葱

50克

土豆

50克

胡萝卜

50克

步骤

1.莜麦面放入容器中,在上面直接倒入开水,用筷子或擀面杖搅匀。

2.倒入1茶匙植物油。

3.晾至不烫手时揉匀,放在已铺好打湿屉布的笼屉上用手拍扁。大火蒸15分钟,取出晾凉。

4.用手揉搓成均匀的莜麦面团。

5.把莜麦面团搓条,分割成10克左右的剂子,每个剂子用手分别搓圆。

6.取一个剂子放到光滑的台面或石板上,用刮板压着(或用手掌)向外推抹,成为长舌状的薄面片。

7.用刮板铲下面片搭在食指上。食指快速画圈,使面片缠绕在食指上,取出成圆桶状。

8.把做好的莜面栲栳栳生坯逐个码放在已刷过油的小蒸笼中。蒸锅加水烧开,把小蒸笼放入大火蒸4-5分钟。

9.把羊肉、洋葱切丁,胡萝卜和土豆去皮后切丁,生姜切丝。大蒜切碎放入小碗中,加酱油、陈醋、香油调成味汁。

10.起油锅,先放入生姜和洋葱爆香。再放入羊肉翻炒至变色,烹入料酒和生抽。

11.放入胡萝卜和土豆丁略炒。加入盐、白糖、胡椒粉和少许的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煮4-5分钟。

12.加入味精和切成小粒的小葱调匀盛出,吃的时候把做好的羊肉臊子浇在莜面栲栳栳上,再淋入一些调好的味汁即可。

2. 莜面栲栳啦

蒸十分钟左右就好。

   大同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四十里莜面三十里糕,二十里荞麦面饿断腰。是说莜面释放的热量,等同猪肉或肥牛。有些道理。莜面原粮叫“莜麦”,也称“燕麦”、“玉麦”,有2500多年的种植历史。莜麦脱壳碾粉就是“莜面”,能做出十几钟花色品种来,“栲栳栳”是代表。

 栲栳栳做好关键有三:沸水和面、快速搭卷、掌握火候。

和面最关键。一边和一边倒水,要不停搅拌,看见莜面渐渐成了雪花状,面盆里干面还剩下十分之一左右时,就不用再搅了。稍凉凉,抓一下团一下,弄成大小差不多的团团,用湿布盖严实,等个十来分钟,再把面团揪成更小些的块块,上蒸笼里蒸。一定要是大火。蒸个十分钟左右,取下,趁热搓或是推。这是说手法。

   搓相对简单,莜面擀成几乎透明的薄面片,越薄越好,用食中二指一个一个逐个在铁皮案上(案子面越光滑越好,不沾手,莜面好推)推成猫舌状,长寸许、薄如叶、色淡黄。

我见过推莜面揪一个小面疙瘩,根本不用案板,用大拇指下面,就是手掌肉最厚那部位,在刀背上推,又快又好。

把推好的薄片卷成空心卷,一只一只紧挨着竖立在笼中,还是大火急蒸十分钟(时间不能长,不然会塌掉,不成形),喧腾腾的莜面栲栳栳就成功了。看上去很像蜂窝,所以栲栳栳最早是叫“莜面窝窝”。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新媳妇在婆家第一次上锅,要先在莜面上露一手,而新女婿春节登门也要吃上十种花样的莜面饭。这栲栳栳首当其冲。吃栲栳栳最好的调和离不了羊肉,民间有说法“羊肉臊子台蘑汤,一家吃着十家香”,臊子就是浇头,一个意思。将羊肉剁成小小的粒,热锅冷油,最好是素油,放花椒、桂皮,大火炸香,捞出不用,投入姜葱末,煸出香味,放入羊肉末炒至八成熟,再投入酱油、盐,辣椒末,最后撒上胡椒粉,改用小火煨,一般半个钟头左右,至羊肉酥烂最好。据说康熙皇帝每逢朝拜五台山时,都要来上一碗,美味可见一斑。

    我曾在宁武乡下吃过一次焖莜面鱼鱼。跟做栲栳栳稍不同,要用温水泼起。我一直不清楚为什么用这个“泼”字,民间就这么念。用拳头和手掌交替揉拆(也是民间叫法),直到面团中挤出空气,发出噗噗的响声,这时候的面就可以手搓了,

3. 莜面 栲栳栳

莜面捏成圏圈,口朝上放在笼蒸熟,用肉燥子,或菜,土豆煮乱,一拌真香,愿炒吃。

4. 什么莜面栲栳栳

应该是莜面。莜面的吃法很多,只是叫法不一样。西北人吃的多,尤以内蒙,山西人为主。莜面窝窝,莜面鱼鱼,莜面块垒,莜面抿扒锅等等。

5. 莜面栲栲栳怎么做

主料:

莜麦面340g

辅料:

沸水350g

香菇适量

西红柿适量

鸡蛋适量

长豆角适量

瘦肉适量

配料:

油适量

花椒适量

料酒适量

生抽适量

老抽适量

淀粉适量

盐适量

做法:

1. 西红柿,香菇,鸡蛋,长豆角,瘦肉。

2. 莜面。

3. 加入沸水,用筷子搅拌。

4. 稍凉用手揉成团,面团不能太软,能成团即可。

5. 盖保鲜膜松弛1个小时。

6. 取一小块面团,略搓长,放在刀面上。

7. 擀成长方形的薄片,厚度小于1mm。

8. 从上面揭开,就势卷在左手食指上捏紧收口,立着放入盘中或笼屉里。

9. 每个都要挨紧排齐,放入蒸锅大火13分钟左右。

10. 肉切小块,用少许淀粉抓匀,香菇切小块。

11. 菜菜洗净切块。

12. 鸡蛋炒好盛出备用。

13. 热油先放几粒花椒炒香后取出。

14. 放入葱花煸炒。

15. 依次放入肉、料酒、老抽、生抽。

16. 加入香菇、豆角。

17. 倒入西红柿煸炒一会儿。

18. 加入一碗清水。

19. 煮开后加入鸡蛋。

20. 用少许干淀粉加水勾芡。

21. 大火收汁,加盐关火

6. 介绍莜面栲栳栳

栲栳栳”也叫“莜面窝窝”。是山西高寒地区尤其是忻州地区用莜面精工细作的一种面食。,也是山西十大面食之一。因其外形象“栲栳”而得名。“栲栳”是指用柳条编成,外形像斗的容器,也叫“笆斗”,是农家专门用来打水或装东西的一种器具。用莜面做成的栲栳栳,不仅美味,还特别顶饱,正如俗话说“四十里莜面,三十里糕,二十里荞麦面饿断腰。”意思是,吃了莜面能走四十里路,而吃荞麦面只能走二十里路,由此可见,莜面是很顶饱的一种食材。

隋末唐初,民间相传,唐国公李渊被贬太原留守,携家眷途经灵空山古刹盘谷寺,老方丈特制了这种莜面食品以款待。李渊问: “手端何物?”老方丈答: “栲栳栳”栲是植物的泛称,栲栳指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盛物器具。那么当时方丈是以手端的小笼屉作答了。后来李渊当了皇帝,便派老方丈到五台山当住持。老方丈带领众僧赴任,路过静乐县,看莜麦初收, 便把莜面栲栳栳制法传给当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代的更替,袁焕的子子孙孙为躲避战争一大部分迁徙到了大同的天镇,随后又迁到了张家口的张北县,日久这种民间美食传遍了山西、陕西、内蒙、河北等地,成为山区人民的家常美食,现如今袁焕的第二十二代传人袁博已定居在张北县二泉井村,还保存着“莜麦”传统的加工,制作方法。是属于全人类的“民间文化”,来自唐朝的“味道”

7. 莜面栲栳栳是什么面做的

莜面开水烫和面,推面用一块光滑的石板最好,取一小块面用大拇指下面的掌托,稳准狠,一次成型,轻轻揭起来一卷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