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里有哈尔滨老乡说,在哈尔滨过了二十七年,第一次听到雪乡是因为宰客新闻。
有人觉得这是黑,我不得不说,这就是我所认知的真实情况,10年我第一次去雪乡,就是陪一个南方朋友去的,是他蹦着高非要去,而在这之前,我从来没听说过雪乡这地方。我身边朋友都是如此,我甚至一度怀疑这地方就是南方人炒作出来的。
我在别的回答里说了一些亲身经历的雪乡见闻后,有些人就不乐意了。我说雪乡一盘小鸡炖蘑菇在十年前就敢卖69,份量还没有美团的一人份黄焖鸡米饭多。有人就用南方某某旅游山区,一盘炒鸡蛋50多,北京某饭店一顿饭好几万来回应。
嗯,沙克也干了,这没毛病。
说实在的,现在有些东北年轻人,越来越懒于思考,看不清事情本质,轻易的被人往地域对立的路子上引,这很令人遗憾。
就像我之前在一个关于哈尔滨的回答里曾说过,我觉得锅包肉这道菜,即便它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也绝非很早就在民间餐馆流行起来,它真正的流行,应该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营饭店取消,新一代厨师根据老菜谱创新加工而成。
十年前我在道台府老店吃饭,看他们壁画上的历史介绍,当时就有这个想法,而那时候道里老厨家还没开。
因为哈尔滨原本并非省会,是因为中东铁路修建而渐渐取代齐齐哈尔,成为省内第一大城市。其城镇居民除了逃难的白俄,主要以关内移民居多,大部分是来自山东,河北热河等地,尤以山东掖县黄县两县为最多。此两县地处胶东半岛,俱都临海,其人多食海鲜河鲜。口味以鲜咸为主,不爱吃辣。
这些人基本构成了老哈尔滨人的饮食风格,一个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鱼香肉丝,这本是一道川菜,口味以鲜甜,酸辣出名。也就是说,现在饭店里做的那种红色底汤的鱼香肉丝,才是真正的鱼香肉丝。然而,三十岁以上的哈尔滨人应该都知道,早期哈尔滨鱼香肉丝与现在完全不同,多放青豆而少放木耳,甚至不放,色泽清淡,以鲜咸为主,辅以淡淡的甜酸味,绝对无辣。
前几年道外火爆的春饼小吃,就是这种做法。同时期的的像什么滑溜里脊,熘肉段之类,口味大体类似。这种做法不见得就真比现在的好吃,只是风格不同。而所谓老手艺失传,其实是当初国营饭店出来的那批老厨师渐渐凋零,年青厨师随着改革开放,逐渐将老菜西化,或是回归本源。
再比如之前曾流行过一段的黄桃锅包肉,我最早吃这道菜,是08年左右在中央大街十四道街附近,有个饭店叫做玉氏滋味馆,在这之前我从未听说过这道菜,而有意思的是,这原本是个云南风味饭店。
所以我觉得,如锅包肉这种风格如此独特,味道鲜明程度,甚至不亚于酱菜的这样特殊的一道菜,在早期哈尔滨民间,应该是很难流行起来的。其无异于在家庭聚餐时,置鸡鸭鱼肉于不顾,先切一大盆老式酸黄瓜当主菜。
但这不妨碍现在人,包括现在的老人愿意去吃它,因为整体口味已经发生变化。
然而,有人却因为这个说我黑锅包肉,黑哈尔滨,又给我打成了南方人。并且信誓旦旦的说,他爷爷奶奶,七大姑八大姨,都从小就是吃锅包肉长大的。
那我只能怀疑,此人或许是中俄混血,即俗称为二毛子三毛子。但这又很难说得过去,因为建国后哈尔滨苏联人虽然多,后来中苏闹掰,却大部分都回国了,留下的也基本全都汉化了。况且,在凭票供应的指令经济时代,普通百姓人家能否稳定弄到制作锅包肉所需的必要材料——纯里脊,这实在是个问题。众所周知,当时老百姓手里的肉票多用来换肥肉,因为可以榨油。
所以我觉得,年轻人还是要多看多想,少说,少跟着起哄,做事要讲武德,不能被人利用,当枪使,更要分清现实和想象的区别。
比如我就在自己小说里写了,民国时期的男主人公在哈尔滨老饭店请人吃锅包肉的情景。但我自己也知道这是艺术创作,是虚构的,不能和现实混为一谈,
另外多说一句,现在这种铺天盖地的网红打卡式宣传,早晚会毁了哈尔滨饮食。当年我上高中时经常没事去教化买游戏光盘,有时中午饿了就去工大附近的咖啡屋吃个汉堡三明治啥的,也还不错。去年我冷不丁开车路过,心血来潮就要了个汉堡,差点没把我牙崩掉。
我觉得这样下去,这城市真要够呛。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