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瑞安新天地?

120 2023-12-22 08:35

这是 上海瑞虹天地太阳宫以及城市更新项目中商业的角色 的后续内容,我们接着看下月亮湾以及整体瑞虹的商业变化。

瑞虹太阳宫与月亮湾

太阳宫与月亮湾的连接通道有两个,一个在地下1层连接月亮湾的LG层,另一个是在3层,以空中连廊的方式。

目前太阳宫的热闹与月亮湾的冷清也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方面是新物业本身就有优势,加之太阳宫的体量超出了月亮湾的两倍,相应也承担了更丰富的商业内容。

但其实月亮湾的街区式也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比如开敞的空间,自然等,尤其是在疫情当下,这种开放反倒是更适合逛街的所在。

另外瑞安在做街区上是非常擅长的,目前国内落地的“天地”系列街区已经有9个,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带有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的街区,比如上海新天地,佛山岭南天地等,瑞虹天地月亮湾这个规模算是比较小的(商业仅7万平米建面),并且这个商业街的主题,建筑风格跟其他项目也大不一样。

瑞虹月亮湾全景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月亮湾做的出彩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首先,就是整体动线的处理,可以说很有代表性,主次分明的一条主动线贯穿,大节点空间置于项目人流最弱区域,小节点空间做辅助,场景;另外在项目规划之初就考虑了部分主力店的条件,如影院,超市等。

月亮湾首层平面图

其次,在地下1层的处理上也非常值得参考。私以为月亮湾所在的地块其实并不具备开发地下1层商业的价值,但从整体规划考虑(后面会提到),项目还是在地下1层做了商业,同时为了化解地下1层的人流到达问题,在街区的内侧专门设计了下沉式广场,这一中心大节点的设计也起到了把客流导向街区深处的作用。

围绕这一区域,有广场,有水景,有绿植,还有互动活动,所以总体功能性和体验性都很不错。

这是开业不久时的照片
这是如今的照片,物业维护的还是相当好的
主入口的引导(灯光天幕)
次入口的小尺度水景

最后,是凸显商业主题的符号的运用。这在早期是音乐、艺术、绿色休闲,经过这些年的运营,音乐主题在弱化,绿色休闲生活方式的理念则一直都在,这也是街区的长处。

开业时期的音乐艺术装置

月亮湾早在2016年底就已经开始运营,项目定位于音乐艺术主题,引入了摩登天空、萨恩音乐等特色商户,并举办了月亮音乐节,爵士音乐季等音乐文化活动,同时在建筑空间设计上融入了吉他雕塑、音阶步梯等符号化元素。

以音乐艺术为主题,同时延伸品质休闲配套业态,主打目的地消费,项目整体的调性还是相当前卫小资的,放在当时的片区来讲,无疑是相当有竞争力的。

但是随着疫情,自身太阳宫的开业,目前的情况并不如人意。

零售类业态在逐步减少,目前仅剩下优衣库,H&M两家次主力店以及几家鞋类,女装品牌;配套体验类业态比例提升了很多,比如汽车类(未来、岚图、天际),健康体验类(Snow51、梵音瑜伽、洛克公园、开心麻花等);与5年前相比餐饮类商家的调整是最大的,同时应该也是数量最多的。LG层基本上随着绿地G-super 超市的撤出,这一层几乎就没几家了。

所以,接下来月亮湾将会进入一个较大的调整周期,后续我们再来看她如何与自身其他商业形成配合,同时又如何与周边的上滨、北外滩来福士共存。

月亮湾与西侧的星星堂位置示意

鉴于月亮湾LG层的现状,我也就没有再去看星星堂,这个约3万平米的商业是底商形式的街区,地上2层,地下一层与月亮湾的LG,太阳宫的B1层相连,这里原来的定位是儿童主题商业街,以儿童培训和餐饮、社区服务类业态为主。

翻了一下,居然在15年还特意写过这个,上海社区商业标本-瑞虹天地

最后,我们可以按照时间线来捋一下整个瑞虹商业的发展变化,我把它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8—2004年,这一时期是项目的初期开发,因为涉及大量的拆迁,所以项目的推进比较缓慢,这期间仅完成了一期和部分二期的住宅开发,所以,此时项目的商业发展策略还是相对保守的,基本以社区配套为主,一期配套约5000平米的底商,二期商业瑞虹坊做为地铁4号线的上盖型商业规模也仅做了3万平米。具体可见上海社区商业标本--瑞虹天地2

第二阶段,2012—2017年,这一时期瑞安特意发布了项目整体的开发规划,现在我们看到的星星堂、月亮湾和太阳宫的大体位置,形式,规模等应该就是在那时确定下来了,不过当初的定位是:

全亚洲最具特色的国际美食市场-太阳殿,地标级娱乐文化艺术中心-月亮宫,运动及数码潮牌聚集地-星星堂等。
瑞虹天地总体规划图
瑞虹天地1公里商业大走廊规划

对照现在落地的定位内容还是挺有意思的,所以,对于长周期尺度的定位也真的只是先拍一个再说。

另外,对于这一大盘的商业规划中有一个把4号线临平路站与10号线邮电新村站通过地上、地下1公里的双层商业联通的设想。

所以,随后2015年率先开业的星星堂哪怕仅仅是2万平米的底商也做了地下一层的商业,2017年开业的月亮湾也一样如此,并且她们与太阳宫的地下一层也串联在了一体,现在就剩下尚未动工的167B地块了。(但我想这个肯定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放眼上海如此之长的地下商业基本也没啥做成的,还是看瑞安的功力吧)

这一时期项目的商业已经在做主题化,体验式,其最终的呈现就是星星堂+月亮湾了,这样的组合在那个时间段基本是没有对手的,也因此实现了项目的区域化中心商业升级。

第三阶段,2018年以后,这时应该基本是围绕太阳宫这一规模最大的商业体如何呈现来运作了,其最终结果是大获成功的,并且出圈成为了超区域型商业中心。只是成功的另一面可能也是新挑战的开始。因为疫情,因为太阳升起,月亮该如何调整,地下商业部分如何盘活这其实都是不小的挑战,我们继续静待后续吧。

以跨越20年以上的维度来看一个片区的商业发展还是非常有意思的,这其中基本涉及了我们商业地产中的各类型物业,街区,社区商业,主题街区商业,大盒子,还有办公。我们也可以大致看到一个片区的商业如何从开始的配套到社区商业中心,到区域型主题体验商业,最后升级成超区域的大型商业。

这种不断的成长,迭代遵循了商业发展的规律,也是商业活力创新的体现。瑞安给我们贡献了一个很好的标本,这真的可以进教科书的,只是关于这其中的各种内幕我们能接触的就非常有限了,真心希望未来关于这个项目的具体情况也能整理出书来,就像他们上一个经典有关上海新天地的《新天地非常道》那样的,也算是给我们一个深入学习的机会吧。

瑞虹天地商业部分规模一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