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介绍一道布依族美食
食材是糯米、紫番藤、黄花、枫叶、栀子。 五色糯米饭是布依族、壮族地区的传统风味小吃。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节时节,广西各族人民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饭。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其主要食材是糯米、紫番藤、黄花、枫叶、栀子。
2. 布依族 美食
食材是糯米、紫番藤、黄花、枫叶、栀子。 五色糯米饭是布依族、壮族地区的传统风味小吃。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节时节,广西各族人民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饭。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其主要食材是糯米、紫番藤、黄花、枫叶、栀子。
3. 布依族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贵州兴义市有名的小吃有:
1、兴义香酥烤鸭
兴义烤鸭说是烤鸭,实际上是炸鸭子,放很多花椒,黄亮亮的,很香。贵阳小十字的那些香酥鸭就是兴义过去开的。买来鸭子收拾好后放入沙锅煮。当六成熟时捞出,再放入配好的调料,沙仁、草果八角、酱油、盐、味精、花椒等放到卤汤中卤。
卤好的鸭子放在火上用精制菜油慢慢反复熏烤,直到皮渗出黄油。这种烤鸭外酥里嫩,无比可口。也可砍成小块,放入大铁锅内油炸两三分钟滤干,然后用笔蘸少许花椒盐撒上,拌匀即可。
2、兴义舒记杠子面
兴义舒记杠子面是贵州黔西南兴义老杠子面坊舒家祖辈根据中国手工面条三大传统法"压""拉""切"中研究出的"压面"和"切面",综合做法的派生面种,是"老杠子"面坊的主打产品。
它采用精面粉和土鸡蛋按特殊的工艺配方和面揉成团,然后用一根1.8米长,直径约为10厘米的木杠碾压一一折叠一一碾压……如此反复,直到将面团碾压成厚度不足0.3毫米薄的面片时再折叠成垛,用面刀切成细丝而成,成品煮熟后劲脆鲜香,并可任意配哨,在黔西南诸多风味小吃中独树一帜,食客送雅号"杠子面"。
兴义舒记杠子面曾在1990年贵州省首届风味小吃大赛上以其"滑、脆、鲜、香"的独特口味荣获大赛一等奖;同年,黔西南州旅游局和兴义市旅游局联合授予"名优风味小吃"称号,推荐为旅游食品。2003年,经贵州省烹饪协会、贵州省经贸厅认定为"贵州名点风味小吃"。"不品杠子面,枉自到兴义"是食客对"杠子面"的最高赞誉。
3、兴义刷把头
兴义刷把头,起始于清同治年间,因其形状如民间所用竹刷把的头而得名。蒸熟的"刷把头"比大拇指略大,淡黄油亮,引人食欲。用鸡汤、油浸胡椒面、酱油、葱花等兑成蘸水,味美无比。只要两毛钱一只。城内以兴义一中附近的"郑记"为最好。
4、兴义三合汤
兴义三合汤是黔西南著名小吃,主要原料是四季豆米、酥肉片、酱油、醋、葱、胡椒粉、辣椒、鸡汤或猪脚汤等。
兴义市:
兴义市,位于贵州省西南部、黔西南州西南部,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中心地带,是贵州省所辖县级市。
地处东经104°51'-104°55',北纬24°38'-25°23',东与本省安龙县接壤,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西林、隆林两县隔江相望,西与云南省曲靖市的罗平、富源两县毗邻,北与本省兴仁县,普安县和六盘水市盘县连接,南盘江横贯市境,历史上就是三省毗邻地区的商业集散地和通衢要塞。
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国土面积2915方公里,总人口83万人(2012年)。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
兴义市境内马岭河峡谷、万峰林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4. 布依族特色饮食文化
1.部分布依族分支族人不吃狗肉,一种解释是狗曾经救过其祖先,另一种解释是人类以前并无稻谷,是狗从天神的晒谷场带回稻谷给布依族人,使得布依族成为人类中最早种植水稻的“水稻民族”。
部分布依族分支族人不吃鱼肉,因为相传布依族最早的母亲是龙王的女儿——一条神鱼。
2.苗族产妇忌吃老母黄牛肉、母猪肉、公鸡肉、小鱼、蔬菜、辣椒等。
3.藏族禁食驴肉、马肉和狗肉,有些地方也忌食五爪类和飞禽类肉。出于宗教信仰,一般反对捕杀野生动物。
4.白族也有饮食忌讳,主要是大年初一不用铁刀,主妇做饭应悄无声息,不能吹火,必须到井边“汲新水”。
丧家做饭,一律清煮清炒,不能用红色食料,不能做红包菜肴。进扭时长辈上坐晚辈侍奉。
5. 布依族最具代表性的美食
答:1、一般做糯米饭必不可少的就是木桶,用木桶蒸出来的糯米饭会更香,所以要准备上一个木桶;第二个要准备的是纯天然植物染料,紫红色糯米饭用的是紫蓝叶作为染色原料,黑色糯米饭用的是枫树叶,而黄色糯米饭用的是密蒙花作为染色原料,用它们来制作,吃起来非常的香,并且对我们的身体是有益无害的。
2、首先我们将紫蓝叶放到水中清洗一下,不要去搓它,把泥沙给甩去就可以了,然后再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一遍即可。接着将紫蓝叶凉水放入锅中,开大火进行加热,这一步很多人做错,导致紫蓝叶煮不出颜色,做出来的糯米饭不香也不好看。
大约煮至20分钟,待紫蓝草煮出来的水不烫手,温度大概在30摄氏度左右的时候,用一个密漏将它过滤出来。这时就可以直接将糯米放在里面进行浸泡,记住不需要清洗,放入以后,要下手搅拌均匀,让它在紫蓝叶水中浸泡6到8个小时。
3、晒干的密蒙花,等锅中水微开时,将其放入锅中多次抖动,使颜色更容易煮出来大约需要煮制十分钟。而黑色染料枫树叶在采摘时,只要叶子部分,不要树枝,将叶子锤碎锤融了,再加入25度以下的清水进行浸泡两到三个小时。
密蒙花煮好后,将其取出来,然后关火,让密蒙花水在锅中静置晾凉。同样的待其不烫手之后,用漏筛过滤出来,并直接将糯米放进去进行浸泡,下手搅匀后,也是浸泡6到8个小时,让糯米慢慢的吸收染料的颜色。
4、浅色的糯米饭,同样的也是用紫蓝叶水进行浸泡,只不过叶子要稍微少放一些;白色的糯米饭直接用清水浸泡即可。浸泡时间到了以后,下手淘洗一下,然后用一个细的筛篮分别将糯米过滤出来,控干水分。
糯米全部都过滤好以后,我们要在木桶底部垫上一个丝瓜渣,然后将颜色最深的糯米倒在最底部,将其平铺均匀,再放入第二深的糯米,以此类推,颜色越浅就越放在上面。锅中提前烧水上汽,将装好的糯米放上去,蒸制半个小时,即可进行享用。
6. 布依族美食文化
布依族的美食有糍粑、圆糖粑、耳块粑、枕头粽和三角粽等。
蔬菜加工制品有著名的“独山盐酸”、“酸辣椒”等。
豆类制品主要有豆豉、豆腐、血豆腐等。辣椒、酸菜、酸汤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
布依人家户户皆能酿制糯米酒和大米、玉米烧酒。一些地方还制作糯米烧窖酒、菸仁米酒、蔗糖酒等,颇有特色。有的米酒用野生刺藜果搀和酿造,营养丰富,用以款待贵客。刺藜酒酿造技术,已有数百年历史 ”。
7. 布依族特色食物
布依族的饮食文化:
1,黔西南布依族饮食大多以稻米为主,以玉米、小麦、小米、红薯等杂粮副食为辅。
2,布依族尤其喜欢糯食,各种节日都包粽粑,打糯糍粑,做褡裢杷,蒸五色糯米饭等,也常用这些糯米食品敬供祖宗、山神,款待客人和赠送亲友。
3,布依族的肉食,主要有猪肉、牛肉、狗肉、鸡肉、鸭肉、鹅肉等。每年冬腊月间,喜欢腌腊肉,灌香肠,做血豆腐,是在春节期间敬祖宗、家人食用、款待宾客必须上桌的肉食品。
4,布依狗肉,其做法多样,有炖、烤、灌狗香肠等,风味独特,味道鲜美。
5,在盘江流域一带,许多布依族村寨,杀年猪时,都喜欢做活血吃,布依语叫“更勒大”。其制作方法:用猪的胸叉骨、脾脏和瘦肉剁碎,在锅里加蒜、姜、辣、酱、酒、花椒、砂仁等佐料,煎炒掺汤煮熟,舀在大缸钵或搪瓷盆里,然后把猪血倒进肉汤里搅拌,稍待凝固片刻,便可食用了。味道鲜美可口而又特别,富有营养价值。
6,布依族用蔬菜、豆类制作的嫩豆腐、干豆腐、盐豆腐,以及干笋、酸笋、泡菜、盐菜、酸辣椒、油辣椒、霉豆腐、水豆豉等也是极好的家用食品。
7,布依人还特别喜欢喝自酿的家酒,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每当客人到家,必以家中自酿的酒款待,直到客人昏昏欲醉方为尽兴。这种家用酒名曰“便当酒”,度数不高.但十分醇和,回味悠长,不刺喉,不打头,用大米、包谷、高粱、小麦酿制而成。糯米掺蜂糖酿出的酒,更是布依族的一种独特美酒,酒味清香可口,营养丰富。每逢结婚、喜庆节日或远方来客,喜酒好客的布依人,才以此酒盛情款待。
8. 布依族美食小吃
1兴义羊肉粉
兴义羊肉粉是贵州一种著名的民间小吃,也是兴义著名的传统面食小吃,源于清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制作上工序较多、工艺复杂、做工精细,其特点是羊肉熟透而不烂,米粉雪白,汤汁鲜淳,辣香味浓,油而不腻。兴义羊肉粉由新鲜羊肉,配以爽滑的米粉,加入鲜羊肉汤及各种调料和具有特色的油辣椒,口味鲜香,酸辣爽口,米粉入口即化,老少兼宜,羊肉肥瘦适中,油而不腻。
2兴义杠子面
杠子面是以杠子压制而成的作法而得名,面条以其独特的爽滑劲道让人称赞,是贵州兴义久负盛名的具有地方风味小吃,根据中国手工面条三大传统技法中的“压面”和“切面”而综合而成的特色面,全部手工制作,制作成品是滑、脆、鲜、香,其独特的爽滑劲道让人赞不绝口。
3兴义鸡肉汤圆
兴义鸡肉汤圆是一种用糯米粉包裹着鸡肉、猪肉等馅料制作而成的汤圆,入口润滑细腻,馅料滋味鲜美,与兴义刷把头、杠子面、兴义羊肉粉并称为兴义地区四大招牌名小吃,始创于清朝末期,已有百余年历史,成为兴义特色小吃的一个符号。兴义鸡肉汤圆不同于人们常吃的香甜滑糯甜汤圆,是讲究咸鲜口,汤圆馅是以鸡肉为馅儿,内灌鸡汤,附上芝麻酱或者花生酱,具有小巧玲珑,色彩雪白、晶莹光洁的糯米清香与鸡肉、猪肉、鸡汤、芝麻酱的鲜香融合,具有糍糯、细滑、清爽、油而不腻的特色,汤也不同于白水汤而是熬煮的鸡汤。
4兴义刷把头
兴义刷把头与鸡肉汤圆、杠子面、兴义羊肉粉并称为兴义地区四大招牌名小吃,起始于清朝同治年间,至今已有百多年历史,因形状如竹刷而得名,是兴义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美食。兴义刷把头皮薄馅多,口感鲜香爽口,质地软绵,用料讲究,做工精细,其主料为竹笋、瘦肉、面粉、鸡蛋。优质竹笋经水氽漂,用猪油烹出香味。
5兴义饵块粑
兴义饵块粑是产于兴义的特色糯米食品,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兴义著名特色美食小吃。兴义饵块粑是用兴义香稻米制成的,其色泽白亮,呈半透明状;口感略粘,滑腻爽口、清香微甜,软硬适中,筋道有弹性;组织紧密,细腻光滑、柔韧不易断,久煮不烂。其加热后香味扑鼻、口感香糯、软绵、不粘牙、不碜牙,爽口而有弹性。食用方便,可炒、煮、烤、煎等方法食用,可以切成片状、丝状,还可以切成一厘米厚,用火烤,蘸豆豉辣椒水吃,或放上果酱吃,风味也是特别的。
6兴义剪粉
兴义剪粉是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著名的特色小吃,以其具有薄、软、韧性好、口味佳特点,闻名全州及省内外,历史悠久,据传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制作是精选优质大米,浸泡后不加任何添加剂,经磨浆、勾兑、蒸熟、冷却等程序制成色泽洁白、厚薄均匀的剪粉,再配上优质菜油制作的辣椒油、花椒油,芝麻酱、花生酱,大头菜、香葱、芫荽、酥豆及鲜脆的绿豆芽佐之而成的粉。
7三合汤
三合汤是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地方风味小吃,流行于兴义、兴仁、贞丰等县市,因以糯米、白云豆、猪脚三种主料烹制而成,其入口鲜香,风味独特,故名三合汤,又以兴义三合汤更为出名,是兴义市著名的小吃之一。三合汤是在糯米饭内放适量当地产的四季豆米,加酥肉片、酱油、醋、辣椒等佐料,掺入鸡汤或猪脚汤,煮得半稀半烂,连汤带水一大碗,味道十分鲜美。
8兴义香酥烤鸭
兴义香酥烤鸭是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著名的特色美食小吃,虽叫烤鸭,实际却是炸鸭子,别一番风味,与北京烤鸭有所不同,兴义烤鸭是将当地的麻鸭放在砂锅中煮,煮到差不多六成熟后再捞出,加入配好的调料放在卤汤中卤制;之后再将卤好的鸭子用精致的菜油慢慢烘烤,直到皮渗出黄油。
9兴义七色粉
兴义七色粉是贵州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兴义市特色小吃之一,因一碗粉有羊肉、羊血、泡萝卜丁、香菜、葱花、肉酱等七种配料,所以称为“七色粉”。七色粉是当地人最常用的早餐,在兴义各个卖早点的小吃店中,都能品尝到,也是兴义著名的早餐小吃之一。
10兴义砂锅饭
兴义砂锅饭是贵州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兴义市的一种风味小吃,由于其风格独特,味美价廉,受到人们的喜爱,砂锅饭饭软味香,掌握好火候的砂锅饭,其在锅底还有一层焖黄的锅巴,香脆可口,让人久久回味
9. 布依族美食十大介绍
一、兴义砂锅饭
简介
砂锅饭是兴义的一种风味小吃,由于其风格独特,味美价廉,受到人们的喜爱,砂锅饭饭软味香,掌握好火候的砂锅饭,其在锅底还有一层焖黄的锅巴,香脆可口,让人久久回味。
二、兴义七色粉
简介
七色粉是一道美食,制作原料主要有羊肉、羊血、泡萝卜丁等。一碗粉有羊肉、羊血、泡萝卜丁、香菜、葱花、肉酱等七种配料,所以称为“七色粉”。
三、兴义香酥烤鸭
简介
兴义烤鸭说是烤鸭,实际上是炸鸭子,放很多花椒,黄亮亮的,很香。贵阳小十字的那些香酥鸭就是兴义过去开的。买来鸭子收拾好后放入沙锅煮。当六成熟时捞出,再放入配好的调料,沙仁、草果八角、酱油、盐、味精、花椒等放到卤汤中卤。
四、三合汤
简介
兴义三合汤是黔西南著名小吃,摊馆必备,居家常食,制作原料主要有糯米饭、四季豆米等。在糯米饭内放适量本地特产的四季豆米,加酥肉片、酱油、醋、葱、胡椒粉、辣椒等佐料,掺入鸡汤或猪脚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五、兴义剪粉
简介
兴义剪粉是兴义人很喜爱的小吃,尤其是夏天,吃上一碗凉剪粉,既解馋。
六、兴义饵块粑
简介
兴义饵块粑,贵州省兴义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兴义饵块粑在黔西南具有悠久的历史,属布依族特色食品。布依族以农业为主,从事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素有“水稻民族”之称。
七、兴义刷把头
简介
兴义刷把头,起始于清同治年间,因其形状如民间所用竹刷把的头而得名。蒸熟的“刷把头”比大拇指略大,淡黄油亮,引人食欲。用鸡汤、油浸胡椒面、酱油、葱花等兑成蘸水,味美无比。只要两毛钱一只。城内以兴义一中附近的“郑记”为最好。
八、兴义鸡肉汤圆
简介
兴义鸡肉汤圆始创于清朝末期,经四代传人,已有百余年历史,成为今天贵州兴义地区四大招牌名小吃之一。兴义鸡肉汤圆独树一帜,“众家皆甜,唯我咸鲜”。
九、兴义杠子面
简介
杠子面是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西和县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与西和锅盔齐名,在附近县市小有名气。杠子面根据中国手工面条三大传统技法“压”“拉”“切”中研究出的“压面”和“切面”,综合而成的特色面。
十、兴义羊肉粉
简介
兴义羊肉粉历史悠久,源于清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制作上工序较多、工艺复杂、做工精细,能保持数百年味道始终如一。其特点是:羊肉熟透而不烂,米粉雪白,汤汁鲜淳,辣香味浓,油而不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