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小吃拿破仑的典故?
拿破仑蛋糕的典故有一种说法是:
在十七世纪时,巴黎一个整饼师傅和人打赌,要做一个一百层的蛋糕,当时做一百层还是很有难度的,可是这师傅还是创作了这东西。但是最后到底做了几层就无从知晓了,一般都只做三十几层,是不是三十几层的太矮了,而拿破仑的身高大家都知道没有多高,而又为了好记,所以就被叫做“拿破仑”。
二、宜宾美食的传说及故事有哪些?
1、朱德与燃面
宜宾燃面因其油重无水,点火即燃,故名燃面,也称油条面。其特点是松散红亮,油而不腻,麻辣相间,味美爽口,回味悠长。是宜宾人,离开家乡,都会思念燃面;来过宜宾的人,离开宜宾,也会时常回味燃面。
1961年,朱德委员长到宜宾视察工作,品尝了宜宾燃面后赞不绝口,给予了高度评价,说“几十年来未吃到过这种面了,希望继承下来”,2011年6月,宜宾燃面入选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有江湖传说,一生吃过无数山珍海味的香港富豪李嘉诚,在办寿宴时,独挂心一碗宜宾燃面。于是特邀宜宾大厨携带50斤面及各色调味作料,奔赴香港制作。 2、陶孟和与李庄白肉
李庄白肉为“李庄三白”之首,以刀工独特、色香味美而闻名。抗战时期,名人学者傅斯年、李济、陶孟和、梁思成、林徽因等对李庄白肉情有独钟、赞不绝口,后来在陶孟和建议下,将其原名“裹脚肉”改为“李庄刀工蒜泥白肉”,从此李庄白肉被赋予了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了当地一张名片。
“裹脚肉”是怎么来的呢?
民间流传李庄白肉因周武王起兵伐纣,起义各路人马将身首断开的妖狐苏妲己割片蘸上蒜泥分而食之演变而来。因其肉片薄而长,且用一支筷子裹而食之,名“裹脚肉”,后改名“李庄刀工蒜泥白肉”。李庄白肉经过历代厨师的探索、总结和提高,使之达到炉火纯青,成为李庄一个远近驰名的金字招牌,因此才有“到了李庄不品尝李庄白肉等于没到李庄”一种说法。
3、慈禧太后与柏溪潮糕
“柏溪潮糕”又叫“柏溪糕点”,由于柏溪镇地理环境优越,在清朝同治帝时便是水陆交通发达的码头,镇上商店多,为了占领市场,赢得利润,于是争相改进糕点的生产技术,创新的结果便是有了这让后人一饱口服的潮糕。
潮糕起源于清朝同治时期(公元1866年),距今已有145年历史。据传,当年曾是慈禧太后最喜爱吃的南方名点之一。柏溪糕点原为“柏溪潮糕”,潮糕原是扬式糕点中夏令品种,人体易消化吸收,是气候炎热时人们喜食的糕点。
1998年版《宜宾县志》就记载“柏溪潮糕”为驰名传统小吃,“柏溪糕点”先后被评为“中国名优小吃”、“宜宾市传统风味名小吃”。 4、诸葛亮与南溪豆腐干
南溪豆腐干,是南溪县的著名特产。相传,三国时期蜀汉军师诸葛亮率兵征伐“南蛮”后返回,路过僰道县(当时南溪为僰道县属地)时,被豆腐干深深吸引了。后来,杜甫、岑参、黄庭坚、陆游等历史名人来戎州(宜宾)时都拿南溪豆腐干作为下酒菜。
到了晚清时期,有一个叫郭显清的手艺人将这个地方特产发扬光大,研制调配几十种名贵中药材和香料、食盐、冰糖等配制成卤水,大大提升了豆腐干的品味,做成了闻名巴蜀的“南溪豆腐干”,而“郭大良心”这个品牌也不胫而走。抗日战争时期,中央研究院、国立同济大学等10多所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在迁往当时尚隶属南溪县的李庄时,也曾展开过对豆腐干的研发。南溪已经有大批知名豆腐干产品畅销国内外,如好地道豆腐干、好巴食豆腐、众喜坊、玉林等品牌。 5、杨惠泉与五粮液
公元1909年的一天,宜宾城马掌街秀才雷东垣邀请社会名流举办家宴。席间,捧出一坛用五种粮食酿造的美酒,坛封一开顿时满屋飘香,宾客饮之,交口称赞。这就是当时被上层人士称之为“姚子雪曲”、市井平民叫做“杂粮酒”的五谷佳酿。在众人的一片喝彩声中,举人杨惠泉细品其味、静观其色,畅饮感叹道:如此佳酿名为“姚子雪曲”似嫌高寡,称“杂粮酒”实属不雅,此酒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何不更名为五粮液。众人闻之,拍案叫绝,独具特色的“五粮液”从此得名。为了铭记这位“五粮液”的誉名人,五粮液集团特在厂内酒文化博物馆和世纪广场立汉白玉塑像,他就是第一位称谓“五粮液”的人——杨惠泉。
五粮液集体公司系统研制开发了五粮春、五粮神、五粮醇、添福、百家宴、长三角、两湖春、现代人、金六福、浏阳河、老作坊、京酒等几十种不同档次、不同口味,满足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的系列产品。
三、苏轼因为美食和谁结交?
韩宗儒,在北宋文坛上名不见经传,可能和苏轼就是美食家一类的人物。
他和苏轼平常的书信来往内容现在已经查不到了,可能多是交流一些大快朵颐的心得吧。否则,以苏轼的忙碌劲,哪有时间写那么多回信?
这位韩先生好吃,那是好吃到了一定境界,尤其是喜欢吃肉。但是他的官职比较小,收入不太多,每个月的月薪也就刚刚够吃几顿肉。
凑巧有一天,韩宗儒在一次宴会上知道了名将姚麟许酷爱苏轼的书法, 有一天嘴馋了,囊中羞涩,怎么办?于是试着拿上苏轼的书信,到姚麟许那里去换肉,谁知一封书信竟换取了十斤羊肉。
这一下韩宗儒脑袋开窍了,每当嘴馋了想要吃肉时,就会在书柜里一阵翻腾,拿上几封书信换回一顿美味来,时间一长,苏轼的墨宝竟然都换成美味被他下了肚!
姚麟许
这事后来传出来了,有一天他的朋友黄山谷笑着把这种情形告诉他:“从前晋朝时王右军用字和道士换鹅,传为美谈,现在你的文字也被人拿去换东西了。韩宗儒这家伙最贪吃了,他把你写给他的回信,到殿帅姚鳞许那里换了十几斤羊肉,痛快地吃了一顿。”
苏东坡听了,刚一开始一愣怔,随即捧腹大笑。他其实一点都不生气,反倒觉得这韩宗儒比自己幽默风趣多了。
开春以来,春意盎然。在这个季节里,万物都复苏了。就在寒食这一天,韩宗儒肚里的馋虫也适时的出动了,欲望像火一样在腹中燃烧。
但翻遍书柜也没找到苏轼的信件,于是一天连写两封信给苏轼,当然除了东拉西扯以外,还有恭顺的问候语。
恰巧苏轼这天正忙得不可开交,第一封信给压着没回,等第二封信送达时,他知道韩宗儒又嘴馋了。但这回他不想让他的谋图得逞,但是不回信却有些失礼了。
怎么办呢?思索半天,遂用篆字写下六个字:“今日寒食,断屠。”
韩宗儒
这个回信有说法。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在当时是民间的一个大祭日,这天大家为了纪念介子推,都禁烟火,只吃冷食。
寒食这天的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 总之,是以吃冷食、素食为主的节日。
而断屠呢?也是旧时的风俗,这一天禁止屠宰,旧称“禁绝杀生”。每逢天灾或某些特定的日子,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断屠日”,由官府出告示,民间一律禁止杀生,不吃鱼肉荤腥。有人身穿蓑衣,穿街走巷,维护断屠,祈求消灾赐福。
所以苏轼的回信,意思非常明确,今天是“寒食”节,不杀生,你没得肉吃了!
四、黄桥烧饼历史典故?
黄桥烧饼得名于1940年10月那场着名的战役“黄桥决战”,战役打响后,黄桥镇当地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烧饼送到前线阵地,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凯歌。
烧饼的历史由来已久。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饼法”一章,清代刘鹗的《老残游记》中也有关于烧饼的描写。黄桥烧饼源于何时虽无文字记载,但民间流传的一个小故事多少有些参考价值。说是清朝道光年间,如皋县的一位知县路过黄桥,吃了一回黄桥烧饼后齿颊留香,念念不忘。
五、苏东坡与“东坡肉”有何动人的传说?
最近全国上下猪肉价格飙升,猪肉价格是大家热议的问题。但是你知道吗?
“东坡肉”竟然出生在一个猪肉泛滥廉价的时期。 我第一次吃到了“东坡肉”,是和朋友一起去杭州玩,一次就难以忘记这道美食。
至今提到这三个字我都忍不住会咽口水。那“东坡肉”究竟是不是苏东坡研制的,“东坡肉”和苏东坡之间有着怎样的动人传说呢?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
想要知道“东坡肉”的来历,得先要了解“东坡”二字的来源。
元丰三年(1080)苏轼被贬到黄州,《与章子厚参政书二首》中描写了苏轼初到黄州时生活得非常艰难。
好在好友马正卿给他申请了黄州东坡的旧营地数十亩,他在此开荒种地,自号“东坡居士”。
同时苏东坡把“东坡”这块“薄地”当作了自己理想的“精神家园”。
据典籍“东坡肉”的乳名叫“回赠肉”,东坡出任徐州知州,是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四月的事情,因此可以说徐州的回赠肉是东坡肉的前身。
北宋年间,苏东坡任徐州知州,恰逢黄河河口决口,苏轼亲自率领全城百姓,抗洪救灾七十多天,为了防止以后再出现如此险情,次年,东坡大力修筑黄河大堤。
与此同时,还修建了从南边的云龙山于黄河相连的防洪提,又名苏堤。
全城百姓杀猪宰羊苏轼苏轼,感谢他,苏轼收下后便亲自烹饪回馈给民众。“回馈肉”由此得名。
之后苏轼被贬黄州,结合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酒脱情怀撰写了《猪肉颂》。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1月3日,苏东坡任杭州大守把东坡肉又带到了杭州并且流传到了现代成了杭帮名菜东坡肉。
《猪肉颂》是苏东坡掺杂自己人生思想的产物,比如“黄州好猪肉,价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这句话把黄州比喻成曹操口中的“鸡助”,“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而深谙佛学之道的苏东坡却乐在其中,人弃我取,并且还享受得律律有味,他这种洒脱和豁达的情怀让人赞赏。
同时,他的这种“猪肉人生观”是对自我的超越和救赎,也是他在黄州获得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东坡肉”只是苏东坡人生中的一道菜,还有东坡酒、东坡肘等,苏东坡一生坎坷,一次次的艰难困苦把他磨砺成一把更加圆融的文坛利器。
他一生浪荡,但是难能可贵是练就了一颗乐观豁达的心去面对生活、看待世界。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