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菜谱(宋代菜谱 蛏子)

淘菜谱 2023-01-05 22:31 编辑:admin 149阅读

1. 宋代的菜谱

原料(每份量):

五花肉350克。

调料:

铁锅红烧汁200克,黄酒30克,葱、姜各15克。

铁锅红烧汁配方制作:

原料:

料酒60克盐、味精各5克,酱油8克,八角、桂皮、干椒各3克,蒜米、麦芽糖各10克,白糖30克,蜂蜜20克,腐乳、红曲米各4克。

制法:

调好红烧汁的关键是炒糖,将炒锅刷净下入底油10克.烧至二成热时,放白糖30克,用小火不断炒拌,至糖融化且转至棕红色时继续炒此时糖液会翻起棕红色泡沫,再继续翻炒,待泡沫增多、颜色变浅时再下入剩余调料一起熬制即可。

 

制作方法:

(1)五花肉切成5.5厘米的正方块,冷水下锅焯水,焯净血水捞出,用水冲净。

(2)将黄酒和剩余调料、五花肉下入铁锅中,放在炉台上用大火烧开,再改用中火炖2小时翻面收汁,直至汤汁收浓、东坡肉酥软。

2. 宋代菜谱 蛏子

美食小吃杨梅、坎墩肉骨头粥、长河包子、凉冻梅糕、千层包、范市年糕、清炖苋菜梗、三北豆酥糖、三北椒盐片、三北鸡油馅汤团、三北盐炒豆、范市年糕饺、三鲜头汤、逍林黄桥烧饼、彭桥麻花、鸣鹤臭豆腐、浒山西门羊肉豆浆、范市兰花相干、白沙老街肉饼子面、桂花松仁糕、横河桥头牛尾、甜酒杨梅、周巷红烧肉、横河大山本鸡、沈师桥寸管糖麦冬和水糖球。 慈溪杨梅特产:越窑瓷器青瓷堆塑罐(西晋)、青瓷镂孔罐(西晋)、青瓷蛙形尊(东晋)、青瓷鸡首壶(南朝)、青瓷墓志罐(唐代)、青瓷龙纹罂(唐代)、青瓷水盂(唐代)、荷花纹粉盒(唐代)、青瓷执壶(五代)、牡丹纹粉盒(北宋)、三足蟾蜍水盂(北宋)。 慈溪剪纸工艺作品 横河剪纸、慈溪民间画、长河草帽、天元古旧家具、三北绣品、越窑青瓷仿制品。慈溪大白蚕、新浦葡萄、三北雪里蕻、杭州湾榨菜、坎墩大头菜、长河绿花菜、崇寿辣椒、海地西瓜、天元拉绒、长河铁包甘兰、甜叶菊、慈溪蜂蜜、慈溪棉花、新浦丝瓜络、崇寿麦冬、横河草莓。 海鲜产品 沿海鳗苗、梭子蟹、龙山蚶子、海瓜子、沙蟹、海涂蛏子、龙山蛤蜊、龙山黄泥螺、慈溪对虾、后海鲻鱼、三北弹涂鱼、慈溪海蜇、赶潮掝菜、庵东食盐、庵东青蟹、杭州湾丈鱼。慈溪海鲜 古窑浦水蜜桃、慈溪樟树、慈溪月季花、鸣鹤雷竹笋、龙南茶叶、范市板栗、猕猴桃、润昌蜜梨、荸荠种杨梅。慈溪水蜜桃淡水产品 匡堰河蟹、慈溪本江鳖、里河黄鳝、慈溪河鳗、青鱼、鲢鱼、鳙鱼、黑鱼。

3. 宋朝菜谱名称大全

宋朝有名的美往宝典是陈达叟著的《本心斋食谱》

4. 宋朝的菜谱

1、潮州打冷

潮州打冷是属于潮州菜中的一个大众化分支,泛指一般的潮州大排档所经营的饮食。它走的是平民路线,与各高档酒楼里那做工精细价格高昂的潮州菜有所区别。这个名称应起初源自香港,现慢慢为内地人所接受。菜式大多是具有潮州饮食特色的那哥鱼,巴浪鱼,灰仙等各类鱼饭;卤水鹅、鸭、猪肉、鸡蛋、豆干等各类卤水;腌制虾姑,腌制蚬,腌制河蟹等腌制河鲜以及麻叶、白粥、番薯粥等等。有些店可能还有无米粿,韭菜粿等各类潮州粿品。

2、潮州卤味

潮汕卤味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地方传统名肴,属于闽南菜系潮州菜。其制法,是以红糖、水、盐、豆酱(或酱油)、葱头、南姜、桂皮、八角、茴香等十几种天然香料进行“打卤”。将鹅、鸭或猪脚、猪头皮之类浸入卤锅,科学用火卤制。不同的卤品所需的火候及时间是不同的。有潮汕卤味——味甲天下的说法;潮汕卤味的制作,可以说源远流长,制作讲究,流派颇多,制作方法大同小异,味道也各有千秋。2009年潮州卤味入选首届粤菜峰会“粤菜十大名菜”之一;

3、护国菜

护国菜是一道广东潮汕地区的特色传统特色菜式,属于潮菜。相传在公元1278年,宋朝最后一个皇帝――赵昺逃到潮州,寄宿在一座深山古庙里,庙中僧人听说是宋朝的皇帝,对他十分恭敬,看到他一路上疲劳不堪,又饥又饿,便在自己的一块番薯地,采摘了一些新鲜的番薯叶子,去掉苦叶,制成汤菜。少帝正饥渴交加,看到这菜碧绿清香,软滑鲜美。吃后倍觉爽口,于是大加赞赏。宋少帝看到庙中僧人为了保护自己,保护宋朝,在无米无菜之际,设法为他制做了这碗汤菜。十分感动,于是就封此菜为“护国菜”,一直延传至今。现在广州和潮州地区,许多菜馆都有此菜供应。

4、潮州菜来不及

来不及是一道传统的潮州菜。它是因厨师来不及出菜而灵机一动就地取材而得名。据说明末清初时期,潮州意溪有一陈姓富户人家,一日正午从省城来了一位往年同往京城赶考的朋友,匆促中急忙招呼家厨准备午宴。家厨杀鸡宰鸭之后,嫌菜肴太少,但家中离市一则太远,二则市场也恐怕已收市,此时家园中的香蕉一串串挂在香蕉树上,正是收获时节。家厨见状,灵机一动,便割下香蕉,略为加工,烹制出一道香喷喷的菜肴来。

5、八宝素菜

八宝素菜”是潮州素菜中的代表菜,该菜历史悠久,远在唐宋年间,潮汕一带地区,已有人烹制类似“八宝素菜”一类的菜肴。“八宝素菜”用料讲究,它主要用莲子、香菇、干草菇、冬笋、发菜、大白菜、腐枝、栗子等八种植物性原料,经用上汤精心烹制而成,口感嫩滑、香味浓郁。该菜冠名“八宝”,可见潮汕人民对它的钟爱和珍视。

6、潮汕砂锅粥

潮汕砂锅粥是广东省潮汕地区汉族传统名点,是专用砂锅煮出来的咸香粥。粥是主料,配料一般有河海鲜、禽类、蛇、蛙、龟等。潮汕砂锅粥是1990年后新兴起的一个产业,最早出现于深圳地区,目前遍及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几千家专门煮潮汕砂锅粥的店铺。潮汕砂锅粥亦称“潮州砂锅粥”,是广东省潮汕地区特色传统名点。制作原料主要有基围虾、香米、糯米、香菜、香葱等。味道鲜美异常,还有股淡淡的清香。

7、石榴鸡

炊石榴鸡是一道独具广东潮汕地区特色的名菜美味佳肴,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它的外形酷似开花的石榴,主料是鸡肉,经蒸制而成故名。传统的作法是用鸡皮或鸡胸肉作皮的,创新者则必用煎鸡蛋的。这一改,做起来虽较方便,也有特点。但比传统潮汕风味大为逊色。加以改良的"石榴鸡"亦是很古老的时候就有的台菜。

8、金排骨

据史料记载,潮州菜可追溯到汉。盛唐之后,受中原烹饪技艺的影响,发展很快。时至今日,潮州菜已经发展成为独具岭南文化特色、驰名海内外的我国名菜之一。黄金炸排骨是潮汕地区的一道家常美食,制作原料主要有里肌肉大排骨、蛋、地瓜粉、蒜末、葱末等。黄金排骨油而不腻,爽口多汁。

9、潮汕豆酱焗鸡

豆酱焗鸡,又名豆酱鸡,是广东潮州地区的一道传统名菜,属于粤菜系潮州菜。此次色泽浅黄,保持原汁原味,肉滑鲜嫩;有浓郁的豆酱香,因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制作简单,而广为流传。豆酱焗鸡色泽浅黄,保持原汁原味,肉滑鲜嫩;有浓郁的豆酱香,是潮汕名菜之一。

10、生菜龙虾

生菜龙虾是广东省潮州地区特色传统名菜,属于潮州菜菜谱之一,以龙虾为制作主料,生菜龙虾的烹饪技巧以其他为主,口味属于酸甜味。口感:形态逼真,肉质鲜爽,香滑可口。此菜是中西制法结合的佳肴,冬季最宜。

5. 宋代的菜谱的书

林逋没有写什么关于美食的书,但他的七世孙林洪,不仅喜欢吃,还吃的很讲究,为此专门出了一本研究吃的书,名字取得极为清新脱俗,叫《山家清供》。由于书上记载了宋代许多别出心裁的菜谱和上百种吃食的做法和吃法,使之成为了中国研究宋朝饮食文化的珍贵历史文献资料。

6. 宋代点心食谱

白案。

邓注:案昔年厨师技高者分红白案,红案理肴馔,白案制点心,案者言其所据之案也。

白案负责糕团、面点制作。此工种因与米、面及案板有关,故名。白案内部又分“大案”、“小案”(亦称“主案”)和“面锅”等工种。大案负责大宗面点制作,包括手工面条、馄饨皮擀制及各种包子、馒头、花卷、水饺等制作。小案负责筵席点心的制作,或按顾客需要制作各种点心。面锅主要负责下面条。

7. 宋代菜谱名称

1、火锅

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记到,“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活之。以风炉安桌上,用水半铫,候汤响一杯后,各分以箸,令自夹入汤摆熟,啖之,乃随意各以汁供。”这种吃法就是“涮”,宋朝的火锅形式与今天基本一致。

2、火腿

3、东坡肉

苏东坡发明了很多菜: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豆腐、东坡饼、东坡羹、东坡酥、东坡玉掺、东坡芽脍、东坡豆花等,还改造了酿酒、酿醋等工艺。在黄州期间生活拮据,猪肉便宜没人买,他采取小火慢炖之法,亲自烹饪,创造出享誉天下的“东坡肉”。

4、豆芽

豆芽作为蔬菜食用始于宋朝,宋朝文人记载了详细的制作方法:以水浸黑豆,曝之及芽,铺沙植豆,用板压。及长,则复以桶 ,晓则晒之,越三日出之。还记载了食用方法:以油、盐、苦酒、香料可为茹,卷以麻饼尤佳,这就是薄饼卷豆芽吃法的鼻祖呀!宋朝的豆芽种类也很多,黄豆芽、绿豆芽、豌豆芽、芽蚕豆、赤豆芽都有。

据说名将宗泽回老家,带回老家义乌几块咸肉,赵构见切开后肉色鲜红如火,品尝后觉得鲜美异常,特赐名为“火腿”,这就是当年的金华火腿。苏东坡详细记载了火腿制作方法:火腿用猪胰二个同煮,油尽去。藏火腿于谷内,数十年不油, 一云谷糠。

5、爆米花

爆米花是日常零食,根据范成大的记载,宋朝上元节,家家吃爆米花。如今,膨化食品种类繁多,鼻祖应该就是宋朝的爆米花。

6. 金华火腿

7. 定胜糕

8. 油条

9. 汤圆

10.河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