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牛肉粒汤羹类菜谱大全
牛肉450g,蛋清2只,盐1茶匙(5g),胡椒粉2g,芝麻香油1茶匙(5ml),绍兴黄酒2茶匙(10ml),高汤1500ml,水淀粉2汤匙(30ml),熟猪油30g。
做法
1、牛肉洗净,先切成1cm见方的小块,然后用刀剁成麦粒大小的粒,蛋清在碗中打散。
2、大火烧开煮锅中的水,放入牛肉粒汆烫出血沫,关火后滤出牛肉粒,倒掉带有血沫的水,把牛肉粒放入冷水中清洗一下,去除残留的血沫杂质。
3、取一个炒锅,放入15g熟猪油,用中火加热至猪油融化,放入清洗好的牛肉粒拌开。
4、迅速烹入绍兴黄酒,然后加入高汤、盐、白胡椒粉和芝麻香油,继续用中火烧至微微沸腾。
5、一边用汤勺搅拌,一边缓缓地加入水淀粉,令汤水变得稍黏稠。
6、待汤再次沸腾后关火,一边徐徐倒入蛋清液,一边快速搅拌令蛋清液形成蛋花,最后调入剩余的熟猪油15g即可。
2. 牛肉羹汤做法
牛肉羹是石狮一大特产,是泉州地区有名的小吃。牛肉羹肉质鲜嫩,有弹性,香气袭人,有营养,又好吃,真是人间美味啊!据说,牛肉羹的问世与南宗名臣陆秀夫有关。
传说,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陆秀夫等人拥立年仅八岁的赵为帝,为了逃避元兵的追杀,潜入法石山,又饥又饿。荒野里只住一户人家,父女相依为命。家中惟一一条老耕牛几日前被元兵宰杀,如今只剩下一张牛皮和四个牛蹄。面对此景,陆秀夫只得与那父女俩一齐用刀将牛皮上残留的肉屑一点点地刮下来。由于刮下的牛肉放入沸汤中煮熟,并随手加入一些海盐和姜末。不料竟香气四溢,令帝饱餐一顿。后来,农家父女改进了牛肉羹的做法,在民间流传了下来。这一传说,一下子就可以把牛肉羹的历史追溯到800 多年前,真是历史悠久啊!
3. 牛肉羹的食材
材料:牛血,萝卜,牛肉,辣椒,盐等等。
1、在大锅里把煮好的牛血切成一正方形状,加上片好的萝卜、和牛肉(此牛肉非精牛肉,好有肥肉)。
2、放入烧开的水中。煮吧,时间大概要三四个小时,这样牛血的味才能出来。
小贴士
记得不能先放盐,要等烧熟时再放盐。
4. 牛肉羹的汤
西湖牛肉羹,单看名字,就能得知这道传统名菜来自杭州,有人说因为这道羹汤是由淀粉和蛋清调成,状似湖水涟漪,所以近水楼台命名为“西湖”,也曾有人打趣说不定是“稀糊”二字呢,但不管怎么说这道羹汤确实是型美、肉鲜、汤浓,总之色型香味俱佳,却又价廉物美的典范,一碗喝下后润滑适口,那是喝完一碗还想再喝一碗。
西湖牛肉羹的特色菜特性:清朝《浪迹三谈》引《仪礼少牢馈食礼疏》云:“古祭用牡必牛、羊、豕皆具、曰太牢,而牛为主导;少牢元牛,有羊、泵,而羊为主导;一牡不可牢名。”古时候,牛的名额很高。“西湖牛肉羹”用鸡蛋液、牛羊肉茸和二汤烩成,香淳润化,粤地火地,此菜最先上席,多作润嗓开胃羹汤。
5. 家常牛肉粒汤
食材:牛骨头500克,洋葱半个,胡萝卜2根
配料:生姜、盐适量
做法
1、生姜切三个小片,洋葱切成圆片,胡萝卜按照滚刀切(洋葱和胡萝卜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切成自己的喜欢的样子)
2、牛骨头飞水去腥,去腥的时候放入几片姜,去腥效果会更好。
3、用土罐子熬汤,也可以用现在市面上有卖的泥煲来煮汤。
4、将牛骨头洗净加水,加生姜、洋葱开大火煮沸,会起泡沫,将泡沫撇出来后转小火。
5、将胡萝卜丢进去煮1个半小时-2个小时。
6、待胡萝卜能用筷子戳穿,但是不是很烂就可以上桌了。
6. 炖牛肉粒的做法大全
【食材所需】:牛肉1块、白萝卜1根、大蒜4瓣、生姜1块、大葱1段、辣椒1小把、啤酒半瓶、生抽2勺、老抽1勺、蚝油1勺、白砂糖1勺、食用盐1勺
【烹饪过程】:
1、牛肉用清水浸泡一个小时,浸泡出血水。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逆着牛肉的纹理来切成小细丝,全部切好后,装盘待用。
2、生姜和青、红辣椒清洗干净。生姜切丝,青、红辣椒去梗后,切成小段。大蒜直接切成末就可以了。都切好后,装到一个碗里就可以了。不用分开放置。
3、白萝卜清洗好,再削去皮,最后切成丝,装盘待用。
4、全部食材都清洗和切好了。就开始制作起来吧。炒锅烧热加油,然后倒入切好的牛肉丝,大火煸炒牛肉丝,将牛肉丝炒至变色。
5、牛肉炒至变色后立即倒入半瓶啤酒,搅拌均匀立马将牛肉盛出。
6、锅里再倒入少量油,然后倒入青、红辣椒、蒜末以及姜丝,大火将它们炒出香味来。
7、接着就可以倒入白萝卜丝了,用铲子不停上下翻炒,直到将它炒至变软,白萝卜丝成透明状态就表示已炒至八分熟了。
8、这时候就可以倒入炒过的牛肉丝了,用铲子不断翻炒,大约翻炒一分钟就行了。
9、最后就可以倒入调味品进行调味了。依次加入2勺生抽、1勺老抽、1勺蚝油、1勺白砂糖以及食用盐,用锅铲翻炒均匀,将它们炒至食材入味,就可以关火出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