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是什么意思?

175 2024-01-03 07:54

乌托邦(Utopia)本意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为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漏缺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

乌托邦一词,最早出现在1516年英国爵士莫尔的著作《乌托邦》中,这个概念成为了一个“理想的现世天堂”的代称,即人类对美好社会的憧憬,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乌托邦虽为一种理想,但在如今“不断强调个体主义”的社会中,确也依旧算不得疯狂,论其本质,乌托邦是极具启发性的。

扩展资料:

从空间到时间的转置也使乌托邦中产生了一种新的社会学的现实主义。乌托邦此时被置于历史中,然而无论距离乌托邦的极致之境是何等遥远,它至少可呈厅搜亏现出:人类或许是无可避免地正朝向它发展的扮神光景。

17世纪科学和技术的联结加强了这个动向,例如培根(Bacon)的《新大西洋大陆》(New Atlantis,1627)和康帕内拉(Campanella)的《太阳之都》(City of the Sun,1637)中所表现者。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乌托邦

乌托邦(Utopia)本意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为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

乌托邦是一个理想的群体和社会的构想,名字由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一书中所写的完全理想的共和国“乌托邦”而来。意指理想完美的境界,特别是用于表示法律、政府及社会情况。

托马斯·摩尔在书中虚构了一个大西洋上的小岛,小岛上的国家拥返弯有完美的社会、政治和法制体系。这个词用来描述一种被称为“意向社群”的理想社会和文学虚构的社会。这个概念也引申出了其他的概念,最突出的概念就是反乌托邦。

扩展资料

乌托邦往往有一个更加广泛的意义,它一般用来描写任何想象的、理想的社会。有时它也被用来描写社会试图将某些理论变成实现的尝试。往往乌托邦也被用来表示某些好的,但是无法实现的(或几乎无法实现的)建议、愿望、计划等。

但是随着社会的精神进步,现在有了更深的寓意,已经可以指代超越无法到达的地方。

柏拉图认为,乌托邦可以有三个阶层,从上到下分别为护国者(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卫国者(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劳动人民(虽然乌托邦内存在奴隶,但是差世此奴隶不属于任何一个阶级)。乌托邦的领导为哲学王,属于护国者阶层。

其建立初还存在立法者阶层,专管立法。阶层是世袭的。在乌托邦社会里,不存在个人幸福,社会无限地强调城邦整体、强调他一己以为的“正义”。在柏拉图眼中,第三阶层的人民是低下的,可以欺骗的。他赋予了统治者无上的权力,甚至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可以用撒谎来对付敌人或者公民”。

在乌托邦社会里,没有存在坏人的戏剧,没有不是宣传乌托邦的歌曲。在乌托邦里,人成为繁殖工具,男女性的孩子将被集中送到学校进行严格的洗脑式教育。乌托邦内还存在严重的极权主义虚迅。

本意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为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数猜碧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

乌托邦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如同西方早期“兆粗空想”。法国的哲学家路易博朗提出的空想社会:美好、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乌托邦式的爱情也是美好至极的。

乌托邦主义是社会理论的一种,它试图藉由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于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

空想的发展经历了3 个阶段:

16世纪至17世纪、18世纪和19世纪初,共经历了300多年。3个阶段的社会和历史条件各不相同,无产阶级的发展水平也不同。

16世纪至17世纪,空想者提出了“实行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基本原则,但对的设想还只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

18世纪,这时期的空想者开始对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薯举法典”形式作出明确规定;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批判,认为私有制引起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 ;

当具备初步的阶级观点后 ,主张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厂为原型,主张在封建制度崩溃后,在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厂的基础上建立 ;赞同君主制、终身制、家长制等。

19世纪30和40年代,空想发展的顶峰时期。由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这时期空想者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进行了批判 ;

理论上,提出政治制度的基础是经济状况,指出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设计未来理想制度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

乌托邦(Utopia)本意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

乌托邦是一个理想的群体和社会的构想,名字由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一书中所写的完全理想的共和国“乌托邦”而来。意指理想完美的境界,特别是用于表示法律、政府及社会情况。

托马斯·摩尔在书中虚构了一个大西洋上的小岛,小岛上的国家拥有完美的社会、政治和法制体系。这个词用来描述一种被称为“意向社群”的理想社会和文学虚禅做构的社会。这个概念也引申出了其他的概念,最突出的概念就是反乌托邦。

空想

在经济思想史上,空想经济思想拦袭袜是作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对立物出现的,早期空想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初的批判家。18世纪空想者的经济学说也是和同时代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相对立的,例如马布利就是重农学派的反对者。

19世纪初,“在政治经济学上的李嘉图时期,同时也出现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反对简激派──共产主义(欧文)和(傅立叶、圣西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第260页)。19世纪30和40年代的空想共产主义则是同时代的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对立物。

乌托邦(Utopia)本意是“没有的兄改旦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为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

乌托邦是一个理想的群体和社会的构想,名字由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一书中所写的完全理想的共和国“乌托邦”而来。意指理想完美的境界,特别是用于表示法律、政府及社会情况。

托马斯·摩尔在书中虚构了一个大西洋上的小岛,小岛上的国家拥有完美的社会、政治和法制体系。这个词用来描述一种被称为“意向社群”的理想社会和文学虚构的社会。这个概念也引申出了其他的概念,最突出的概念就是反乌托邦。

乌托邦实例:希波达摩斯的乌托邦

公元前494年,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军队破坏并摧毁了歼衡在哈里卡纳斯和以弗所之间的城市米勒。因此,以前的居民要求建筑师希波达摩斯(Hippodamus)一次性地把城市重建起来。

在那个年代,这是史无前例的羡扰情况。直到那时候,城市都只不过是小镇在杂乱中慢慢扩大起来。比如说,阿忒内斯是由混杂的道路组成的,就像谁也没去整体规划过的迷宫一样。要负责整体建造一个中等城市。这就像要在空白纸上创造一个理想城市一样。

希波达摩斯得到了意外的收获。他设计了第一个有严谨构思的城市。

希波达摩斯不想只勾画道路和房屋。他相信在考虑城市的形状时,同样也可以考虑社会生活。

他设想出一个有1万居民的城市。这些居民分成三个等级:手工业者、农民、士兵。

希波达摩斯希望建一个人造城市,不要有自然的东西。城中心是一个卫城,切割成12部分,就像一个分成12部分的城堡一样。新米勒城的路都是笔直的,广场是圆的,并且所有的房屋都严格地独立了开来,以使邻里之间不会产生什么嫉妒。

另外,所有的居民都一律平等。那儿没有奴隶。

希波达摩斯也不想要有艺术家。他认为艺术家部很难琢磨,是产生混乱的种子。诗人、演员和音乐家都被驱逐出米勒城。那个城市同样也不允许有穷人、单身汉和游手好闲者在内。

希波达摩斯的设想在于使米勒城成为一个永远不会出什么问题的完美机械体制。要避免所有的危害,就不能有改革,不能有创新,不能有什么心血来潮。希波达摩斯创造了“有条不紊”的新概念,有条不紊的市民在城市的指挥中,有条不紊的城市在政府的指挥中,政府自己则只能有条不紊地在宇宙的指挥中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