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啥中秋要吃芋艿和毛豆
上海人将茅芋称之为毛芋,也常常叫做其为“芋艿头”。因为江浙一带土壤适合种植芋艿,上海人不仅知晓芋艿营养丰富,还流传着芋艿可以消结化郁,所以芋艿也是上海人餐桌上经常出现的美食。
上海人喜欢用红梗芋艿做“桂花糖芋艿”,入口润滑、又粉又糯、香口细腻;但日常大多还是当菜食用:葱油芋艿、芋艿老鸭汤、盐水芋艿、还有用酱油、麻油沾着白煮芋艿吃等。
江南仲秋,也正是芋艿、毛豆、采摘的季节,农历八月十五又是祭祖的日子,于是芋艿、毛豆就是“荐先”供品,此时也正逢新鸭上市,芋艿、毛豆、鸭子就被上海人称之为中秋“三宝”。
2. 中秋节为啥吃芋艿毛豆
上海人说的芋奶其实就是芋艿。也有叫做作毛芋、毛艿…
芋艿属于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富含淀粉、蛋白质、钙、磷、铁等,通便、解毒、补中益肝肾、消肿止痛、益胃健脾、散结、化痰等功效,还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和具有一定的护齿作用。
芋艿是我们常用的食材,上海人喜欢吃葱油芋艿,老鸭煲汤中也会放点糯糯的芋艿;特别是中秋节除了月饼,上海人餐桌上水煮毛豆、芋艿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芋艿也常用作甜品。
3. 中秋节为什么吃芋艿和毛豆
1、上海立冬一大习俗就是“吃团子”。立冬时节恰逢秋粮上市,用新粮食做成的团子特别好吃。乡下以自己做团子为主,而城市则以买现成的为主。团子的馅有豆沙的、萝卜的、猪油的。
2、上海的曲艺“独角戏”接受了中外喜剧、闹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新兴戏曲剧种。因为方言隔阂,只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的许多地区。一人演出的滑稽曲艺称作“独角戏”。
3、上海人把农历正月初五称作是‘路头神’即‘五路财神’的生日,故民间初四夜和初五有接财神之俗。初四夜半子时,家家祭供鲤鱼、羊头(谐音‘利’和‘洋头’),满堂香纸蜡烛,壁上高挂财神像,合家老小跪拜祈求今年财神爷送财降福。
5、腊月廿五,按传统,各家各户里里外外掸尘扫除,清除一年的积灰,清理平时乱堆的杂物等。
6、在中秋节,有“斋月宫”的民俗,是“祭月”的别称。每逢中秋,家家户户必要供上月饼。包括上海在内的江南地区,要吃芋艿和毛豆。
4.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芋奶毛豆
上海人中秋节必吃的八道菜有:鲜肉月饼,扁尖老鸭汤;芋艿,芋艿的发音与“运来”相似,所以中秋吃芋艿,也寓意着好运连连;毛豆;大闸蟹;响油鳝糊及糖炒栗子,羊汤。好吃又美味,有的菜名因为谐音的关系会有佳、吉、运来等一些叫法,所以也带来了希望能够吉祥如意等讨口彩的说法。
5.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芋艿毛豆
八月十五中秋节,吃芋艿毛豆,还有鸭子,月饼,梨,晚上赏月。